廣東:3年投入722億元助力治污攻堅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0-12-16 瀏覽次數:1938 來源:中國環境報
廣東省財政廳把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建設美麗廣東的重要內容,制定省財政支持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攬子資金安排方案,計劃2018年-2020年期間投入683億元,實際落實資金達722億元,強力保障完成各項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目標。其中,省級污染防治資金更多向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傾斜,資金占比超過80%。
廣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省級污染防治資金安排突出重點、統籌兼顧,重點投向最關鍵、最突出、群眾最關切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強化對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重點流域綜合整治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保障。
2018年-2020年期間,安排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相關資金329.28億元,推動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體系,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安排水污染防治相關資金263.79億元,強調“保好水、治差水”,財政資金重點保障國省考斷面達標攻堅、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的水環境整治項目。
同時,廣東省以生態補償政策為切入點,建立更具普惠性的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更具互利性的流域上下游橫向補償機制、更具市場化的多元生態補償機制和更具可持續性的生態保護發展長效機制,全局謀劃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財政補償轉移支付由26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擴圍至48個生態發展區縣,由50個國家級禁止開發區擴圍至145個省級以上禁止開發區,將生態保護紅線區和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新增納入財政補償范圍。
2016年以來,廣東省級財政落實粵桂九洲江、粵閩汀江—韓江及粵贛東江等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共計13億元。積極推進省內重點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試點,探索建立“受益者補償,保護者受益”的生態補償政策,從體制機制上構建經濟補償和行政管控相結合的全流域長效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節能減排環保行業綠色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建立碳排放權有償使用交易體系、林業碳匯的生態補償機制和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體系。通過林業碳匯碳普匯項目減排量市場化交易,為貧困村增加集體收入發掘新的綠色增長點。
按區域實施生態公益林的差異化補償政策,平均補償標準由2018年的32元/畝提高到2020年的40元/畝。支持生態保護修復與文化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落實規劃編制經費2380萬元和創建啟動資金1億元。
在改革資金使用方式上,廣東省財政廳創新性引入省屬國有企業參與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工程及中小河流整治項目建設;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技術和資源優勢,推動項目建設;積極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全面推進PPP模式建設垃圾、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截至2020年6月,已納入廣東省PPP項目庫的生態環保類PPP項目共258個,總投資額1177億元。
免責聲明:本版內容來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QQ:190512968)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