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桃色

0771-5532776
螺旋砂水分離器

螺旋砂水分離器

規格:HSSF-260/355

污水深度處理過濾設備

污水深度處理過濾設備

規格:可根據用戶要求定制

一體化自動配藥設備

一體化自動配藥設備

規格:可根據用戶要求定制

絮凝劑投加裝置

絮凝劑投加裝置

規格:可根據用戶要求定制

聯系我們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廣西南寧市雙擁路30號南湖名都廣場A棟29層

工廠地址: 南寧明陽工業園區

電話: 0771-5532776、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業務)

傳真: 0771-5532337

郵箱: hhsw@gxhuahong.cn

當前位置: 首 頁 >
行業新聞
TRADE NEWS
福建:發布深化閩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措施(征求意見稿)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3-05-15  瀏覽次數:812  來源:福建省生態環境廳 h2o-china.com/news/343699.html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于5月11日發布《深化閩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措施(征求意見稿)》,以進一步鞏固提升閩江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文件全文如下:

深化閩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措施

(征求意見稿)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標對表長江、黃河高質量保護,進一步鞏固提升閩江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美麗河湖、幸福河湖“福建樣本”,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深刻認識閩江流域綜合治理重大意義

近年來,全省深入推進閩江流域綜合治理,取得積極進展。但對標對表長江、黃河,閩江干流水質仍有差距,在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環境風險防范等方面仍有短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堅持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系統實施流域性、區域性、行業性污染整治,推動閩江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到2025年,閩江流域河湖生態流量得到有效保障,Ⅰ~Ⅲ類水質比例達到100%,Ⅰ~Ⅱ類水質比例達到86%以上。市域、縣域交界斷面、入海河口斷面總氮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與2022年相比總磷污染物濃度削減5%以上。全流域建設一批美麗河湖,群眾對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二、強化閩江流域生態環境準入

嚴格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堅持屬地流域水體污染不加重、水質類別不降低、出境斷面和匯入上一級河流斷面的污染物濃度不增加的要求,強化空間管控,持續優化閩江流域的產業布局和規模。

用好生態優先導向,提升產業水平。水口庫區壩址以上沿江兩岸流域范圍,原則上不再新增化工園區,嚴控現有化工園區規模,現有化工園區應嚴格落實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控措施等要求,園區外現有化工項目應逐步搬遷入園。省級布局的氟化工園區之外不再新建氟化工項目,園區外現有氟化工項目不再擴大規模。(省發改委牽頭,省商務廳、工信廳、生態環境廳等配合,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不再列出)

嚴防引進項目污染轉移,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落后產能反彈回潮。嚴格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和落后產能淘汰、以及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等要求,水口庫區壩址以上流域范圍禁止新建、擴建制革項目,嚴格控制生豬和鰻魚養殖項目和規模,沿江兩岸流域范圍嚴控制漿造紙、原料藥、印染、制革、電鍍、農藥、鉛鋅采(選)礦、化工等重污染項目,新改擴重污染項目應嚴格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省發改委、工信廳、商務廳、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海洋漁業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持之以恒服務項目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流域內鋼鐵、化工、建材、紡織、造紙等行業綠色化改造,積極幫扶閩江上游14個化工園區優化產業方向、鏈條,做專、做優、做精產品,推動產業鏈向下游和高附加值延伸。鼓勵傳統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實施有利于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有利于節能減污降碳及降低環境風險的技改項目。推進園區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搭建能源共濟、資源共享、廢物協同處置的公共平臺,園區供熱、供電、污水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治理投融資等機制,不斷策劃實施重點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省發改委、工信廳、生態環境廳、商務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重點區域、行業污染防治

為推進水口庫區廢棄物和生豬、鰻魚等行業養殖污染治理,堅持“以地定產、以水定產”,進一步推動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環境問題整治,有效削減農業面源污染。

實施水口庫區環境整治攻堅。在水口庫區沿線的延平、尤溪、古田、閩清等地持續開展庫區環境整治,建立健全“岸上管、流域攔、庫面清”治理機制,常態化打撈水面庫灣的河漂垃圾、成片水葫蘆,確保全部清理上岸、規范處置,堅決防止把河漂垃圾等從轄區內向轄區外推、從上游向下游推、從小河向大河推。(省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海洋漁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推動水口庫區水產養殖綠色生態健康轉型,分階段清退水口庫區網箱養殖。2023年底前,閩清縣、尤溪縣率先清退轄區內全部網箱養殖,延平區、古田縣清退非投餌類網箱養殖;2024年底前,延平區、古田縣基本完成網箱養殖清退任務,2025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省海洋漁業局牽頭)

強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持續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嚴格落實畜禽養殖分區管控,對違法占用耕地、林地的畜禽養殖場進行查處。禁養區內,2023年9月底前全面排查清理、堅決依法拆除或關閉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嚴防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反彈回潮。可養區內,堅持“種養結合、以地定畜”,嚴控單位面積土地畜禽承載量,重點推進大型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養殖,推動建設現代化養殖基地,促進畜牧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畜禽養殖場排入外環境水體的水質要求:2023年底前,排入環境水體水質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596-2001)規定的排放限值,其中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COD≤400mg/L、氨氮≤80mg/L、總磷≤8mg/L等;2024年底前,對于重點監管地區及閩江流域水口庫區壩址以上地區,排放限值在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596-2001)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加快制定并實施我省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強畜禽養殖生產過程中新污染物管控。(省農業農村廳、生態環境廳牽頭,省林業局、自然資源廳、市場監管局等配合)

推進鰻魚等淡水養殖污染治理。各地要加快制修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嚴格落實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禁止養殖區“三區”劃定,合理布局綠色養殖空間,嚴格控制養殖業發展規模,對違法占用耕地、林地的水產養殖場進行查處,科學評價水域灘涂承載能力,調減養殖規模超過水域灘涂承載能力區域的養殖總量。開展鰻魚等淡水養殖尾水治理,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依法收取水資源費,加強用水管控,落實用水總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健全完善養殖尾水設施建設、運維和監測等長效機制,強化水產養殖投入品執法監管,實現淡水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減少或消除對納污水域的影響。加快制定并實施水產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省海洋漁業局、生態環境廳牽頭,省水利廳、自然資源廳等配合)

四、深化工業污染綜合治理

聚焦閩江中上游化工等重點行業及各類園區,以氮磷污染物防治攻堅、環境風險防控為重點,推進行業企業污水分類收集、明管輸送、深度處理、規范排放,提升工業廢水治理水平。

加強現有工礦企業污染防治。在造紙、印染、制革、化工、電鍍等重點行業開展廢水深度治理,實行廢水分質分流處理,強化脫氮除磷工藝,提升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實現廢水綜合循環利用。2024年1月1日起,閩江流域現有的氟化工、印染和電鍍行業企業,執行相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其中,向工業污水處理廠(或以收納工業污水為主的工業生活混合型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水污染物的,在組織論證可行、權責明晰的前提下,相關行業企業排放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污染物可納入污水處理廠聯動處理,受納污水處理廠執行相應國家和地方行業排放標準規定的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以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規定的表1中一級A標準和表2、表3要求。尤溪縣、大田縣鉛鋅礦產集中區嚴格執行《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6-2010)規定的大氣、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省生態環境廳、工信廳、商務廳、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按照污水管網全覆蓋、雨污分流全到位、污水排放全納管、排放污水全達標、重點園區及園區內企業污水管道可視化全明化的“四全一明”要求,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閩江流域化工園區和省級以上開發區(含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其中,石化、化工、電鍍、印染、制革等重點園區內的企業,2023年底前完成初期雨水控制工程,實現初期雨水收集處理達標后排放或回用;2024年底前,重點園區及企業完成污水輸送明管化改造,安裝雨洪排口在線監控監測設施,提高環境風險防范能力。缺水地區應當將再生水作為園區工業生產用水的重要來源,鼓勵工業園區及企業將處理達標后的尾水回用于廠區生產等。(省商務廳、生態環境廳、科技廳牽頭,省工信廳等配合)

五、深入推進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堅持提升城市和鎮村生活污水處理效能兩手發力,統籌推進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及收集處理設施專業化運維、全過程管理。

加快補齊市縣生活污水短板。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進水濃度,分片區推進污水管網建設改造,重點完善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污水管網,循序推進管網混接錯接漏接改造,因地制宜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到2025年底前,在污水集中收集率上,閩江中上游縣級以上城市達70%以上,縣城達50%以上或在2022年基礎上提升至少15個百分點,閩江下游福州市達79%,永泰縣、閩清縣、閩侯縣達70%以上或在2022年基礎上提升至少15個百分點。在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和污水處理率上,縣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高于100毫克/升,污水處理率均達95%以上。在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上,2025年底前閩江流域現有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執行不低于一級A排放標準,其中南平、三明市級和污染負荷較重的永安、清流、浦城、政和、連城以及生態環境較敏感的武夷山等地污水處理廠力爭提前一年完成。在縣城黑臭水體排查整治上,全面開展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問題排查,2023年6月底前建立黑臭水體問題清單,科學制定系統化整治方案,2025年底前縣城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省住建廳牽頭,省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等配合)

推進鎮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做好建制鎮與農村地區的統籌銜接,全面推進建制鎮及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在建制鎮建成區,因地制宜選擇集中或者分散的處理模式,高質量推進廠網建設,確保管網暢通和高效運行。到2025年,常住人口5萬人以上的建成區基本消除收集管網空白區,常住人口1萬人以上的基本實現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全覆蓋。在農村,合理選擇技術路線和治理工藝,配套完善“最后一公里”主干網和接戶截污“毛細管網”,開展提升治理核查評估,確保治理設施穩定運行,打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樣板。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65%以上,設施穩定運行率達到90%以上。各地要建立常態化建設管養及長效運維機制,鼓勵依托國有企業建立排水管網專業養護企業。積極推進“廠管網”一體化專業化運維,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系統性和穩定性。(省發改委、住建廳、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深化入河排污口整治

堅持“誰污染、誰治理”,持續開展閩江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通過“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深化入河排污口設置和管理改革,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

開展排查整治“回頭看”。按照“有口皆查、應查盡查”原則,對閩江干流及沙溪、富屯溪、建溪等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效開展“回頭看”,延伸開展全流域工業排污口、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農業排口、其他排口等4大類排口地毯式摸排、滾動式整改,摸清底數、建立臺賬、動態更新、系統整治。(省生態環境廳、水利廳牽頭,省工信廳、商務廳、住建廳、農業農村廳、海洋漁業局等配合)

系統推進排污口整治。以截污治污為重點,統籌城鄉環境基礎設施、污水配套管網建設等,解決污水管網混接、錯接、漏接等難點、痛點問題。實現排污口數量壓減、布局優化、設置規范。(省生態環境廳、水利廳牽頭,省工信廳、商務廳、住建廳、農業農村廳、海洋漁業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按照每年現場核查不少于10%、水質抽測不少于20%、審批跟蹤評估不少于30%的比例要求,應用部門協同、遠程監控、移動監管、預警預防等措施,組織閩江流域各地開展排污口精細化監測、常態化監督、全過程管控。依法定期向社會公開排污口審批(審核)、監管等相關信息。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設置排污口或不按規定排污的,依法予以嚴厲查處。(省生態環境廳、水利廳牽頭,省工信廳、商務廳、住建廳、農業農村廳、海洋漁業局等配合)

七、鞏固提升閩江生態系統功能

鞏固閩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成效,科學推進水源涵養區、河湖濕地生態廊道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全面提升生態安全屏障質量。

增強水源涵養能力。閩江流域干流、一級支流沿岸一重山范圍內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重要生態區域,禁止開采礦產。閩江流域干流一重山范圍內科學實施封山育林。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禁止采伐天然闊葉林和新種桉樹純林,實施落葉經濟林、稀疏林和單一林的林分結構改造。禁止新開墾茶園、果園,加強坡耕地、茶果園改造,現有桉樹人工林、茶園、果林,采用擇伐后套種或皆伐后更換鄉土闊葉樹種造林等方式,逐步恢復林下植被和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功能。(省林業局牽頭,省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水利廳等配合)

推進河湖生態保護修復。完善流域生態流量保障方案,滿足閩江干流和重點支流生態用水需求以及各類生態敏感區的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嚴格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持續實施“清四亂”行動,開展自然岸線恢復和岸線綜合整治,推進河湖緩沖帶建設,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嚴格執行閩江禁漁制度,開展增殖放流等有利于凈化水體環境、恢復自然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嚴厲打擊“電毒炸”魚違法行為。鞏固提升水電站分類整治成效,持續深化水電站整治工作,保障流域生態流量需要,嚴控河湖水資源開發強度,科學優化枯水期水資源生態調度。全流域推動美麗河湖建設,實施建溪、崇陽溪、大金湖等美麗河湖示范工程。(省水利廳、生態環境廳、海洋漁業局、發改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濕地保護修復。堅持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天然濕地保護和人工濕地建設,實施建寧閩江源、閩江河口濕地等重要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采取濕地生態修復、生態補水等措施加強濕地保護。在閩江重要支流入干流口、河流入庫口等地,因地制宜實施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協同提升水生態品質。(省林業局牽頭,省自然資源廳、水利廳、生態環境廳等配合)

八、強化組織保障

從強化組織協調、責任考核、資金投入、部門合力等入手,正向激勵與考核約束并重,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強化組織協調。依托省環境保護委員會,建立健全深化閩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下設綜合協調組、工業源治理組、生活源治理組、農業源治理組、河流岸線保護組,各工作組的組長由相關省領導擔任,協調推動閩江保護和治理相關工作,辦公室掛靠在省政府辦公廳。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有關市(縣、區)要嚴格落實地方屬地責任,建立健全跨區域、跨部門聯防聯治工作制度,推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的防治措施。省直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將閩江流域綜合治理納入常態化管理,主動對標、積極作為、分工協作、共同發力,構建閩江大保護大修復齊抓共管大格局。

強化責任考核。省級將閩江流域綜合治理目標任務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評價、河湖長制等相關工作考核體系,對工作落實不到位、整治進展慢、問題久拖未決的予以通報、約談,并納入省級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紅黃牌”警示督辦內容。

強化資金投入。持續推進閩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流域范圍內所有市縣納入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投入責任共同體,補償資金向上游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優先用于支持國家和省里確定的碧水攻堅重點任務和閩江流域治理任務。積極爭取并用好EOD模式,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鼓勵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投資水生態環境保護領域。

強化部門合力。有關部門和地方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健全完善標準規范,強化技術幫扶、執法監管和跟蹤督導。加強閩江流域梯級電站聯合調度、水口電站開閘放水減淤、水口庫區生態修復等課題研究及技術攻關。加強宣傳發動,總結推廣各地各部門經驗做法,引導全民共治,積極營造全民共建美麗、幸福閩江的濃厚氛圍


編輯:趙利偉

免責聲明:本版內容來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QQ:190512968)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