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亮相全國兩會“部長通道”,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下面,我們用5組關鍵詞帶您速覽——
關鍵詞一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十年實踐表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的本質區別。
在理念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把這三者作為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道路和路徑選擇上,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在方法上,強調系統觀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
下一步,將統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的轉型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環境質量從源頭上的根本改善。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已經編制“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八大標志性戰役行動方案,將一項一項全面展開,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好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統籌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統籌好城鎮與農村,統籌好陸域與海洋,統籌好新污染物與傳統污染物。
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的監管力度,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努力提升和保持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關鍵詞二
服務保障好經濟高質量發展
落實好“一套政策”,出臺相關政策,構建了一套創新的政策體系,既包括同類項目打捆審批,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統籌聯動這樣一些創新性機制,確保環評審批高效率。
暢通“兩項機制”,暢通環評審批的綠色通道機制和直達基層、直達中小微企業的咨詢服務機制。
落實好“三本臺賬”,落實好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和利用外資層面三個方面的相關項目環評管理臺賬,提前介入、定期調度,共同推動這些項目落地。
關鍵詞三
守好生態環境底線
守住“三條底線”:守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底線,依法依規的底線,生態環境質量只能向好不能變差的底線。
把好“四道關口”:把好環評審批準入關,排污許可關,監督執法關,督察問責關。
重點關注“五類項目”:重點關注涉“兩高”項目、生態敏感項目,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排放比較高的產業項目,另外涉圈水圈地的公園類項目,還有人民群眾和社會反映強烈的項目。
關鍵詞四
COP15第二階段會議成果
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最大,也是最具歷史性、里程碑意義的成果就是推動達成了“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也叫“昆明—蒙特利爾框架”,以及一攬子配套政策措施。包括資金機制,也就是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生物多樣性治理的資金,還包括遺傳資源數碼序列信息落地的機制。
“框架”和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達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了藍圖、設定了目標、明確了路徑、凝聚了力量,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這也是中國首次作為主席國領導和推動聯合國環境領域重大議題談判取得成功,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歷程上打下了深深的中國烙印。
關鍵詞五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經驗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系列重要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這樣一些重要的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這也是非常值得世界各國所借鑒的經驗。
中國的生態保護制度、舉措。我國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創設了生態保護紅線的機制,把生態功能極為重要和敏感的區域劃到紅線里面妥善加以保護,陸域紅線面積占比超過了30%,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實施的大規模、大尺度的生態修復。國家層面,實施44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項目、一大批礦山生態環境修復項目,這些工作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地方層面,各地加強城市的黑臭水體治理、水環境質量提升、水生態修復。
編輯:趙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