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對疫情,粵海水務應對舉措有哪些?
疫情爆發后,粵海水務在第一時間組織公司內部技術專家及國內高校專家學者,編制全面的供排水企業防控疫情方案,在下屬60多家水司統一標準、統一流程、統一實施,確保各地水司安全穩定運行,為6500萬人口提供安全水、優質水、健康水。
粵海水務副總經理李文鋒
疫情爆發以來,粵海水務的應對舉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服務社區疫情防控戰。發揚黨員干部斗爭精神,在確保水廠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黨員干部主動請戰,志愿者團隊主動配合當地政府部門,值守交通要道、深入社區村居,做好當地疫情防控工作。
(2)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運營優勢,提供專業高效的后勤保障。針對政府重點防疫防控保障項目,開通供水服務綠色通道;在下屬水司增配供水搶修專車,不間斷巡查管網;加快應急響應和搶修效率;在湖北籍旅客開放定點酒店進行水質、水壓檢測等等。
(3)充分發揮智慧水務的獨特優勢,讓智能運行替代人工操作。引導居民盡量通過網上營業廳、微信營業廳、電子發票、服務熱線等方式辦理業務,減少居民外出和密切接觸;借助水廠區域集控、智能加藥、智能調度等工藝管控手段,實現水廠無(少)人運行;利用水務物聯網平臺,對供水管網、二次供水泵房的壓力、流量、水質等實時監測預警,確保供水系統的健康運行;利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Aqua LIMS),對水質采樣、檢測、報告、檢測環境進行一體化管理,提升水質檢測效率,實現數據多方共享以及水質異常實時報警。
二、面對疫情影響,供排水企業需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注意哪些事項?
供排水企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在供水端,需要采取更為嚴格的檢測措施和滅活手段。考慮到水中的膠體、顆粒物等可能是病毒的載體,濁度是微生物的一個指示性指標,氯消毒可以有效滅活病毒,因此供水生產中應重點關注濁度和余氯兩項指標,從而有效控制飲用水中的微生物風險。
二是在污水處理端,要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1)醫院醫療廢水中,會存在大量的活病毒,所以消毒滅菌環節在醫療廢水處理工藝中尤為重要,廢水排放須嚴格把關。
(2)農村以及一些疫區面源污染排放的防控,也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突出問題。
(3)在污水處理系統中,從廁所到市政排水管網、再到污水廠及末端污泥處置、最后處理尾水受納水體等,整個水處理過程均存在病毒遷移;特別是原污水中含有高濃度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排水系統中的氣溶膠、污水污泥等均可能造成病毒暴露及接觸風險。因此,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需特別關注消毒處理和操業人員的防護管理。
三、供排水企業應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從大的層面來講,供排水企業可以具體從以下兩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從企業生產經營的層面來講,供排水企業首先要做到“供(排)安全的水、安全的供(排)水”。
(1)要把常規性的防控工作,比如加強廠區出入管理、消毒管理及員工防護管理等工作做實做細,對人為輸入端口嚴防死守。
(2)結合供排水企業不同特點,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的加強員工防護措施和水質檢測及處理措施。一方面,污水廠運營要求操作人員必須增強防護裝備;針對污水廠的運營特點,要盡量采取技術手段,提高應急檢測的密度,以便在第一時間發現水質異常情況;在污水處理過程中,要特別關注一些特定指標,包括進水余氯濃度、出水SS等,時刻保持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消毒效果;同時也要特別注意避免污泥二次污染、注意保持處理構筑物的通風除臭,加強污水管網巡查,防止污水外溢。另一方面,供水廠的生產經營特點,就特別要求加強水源地、水廠水質監測,增加水質關鍵點和重要水質指標的監測;強化常規工藝處理效果、制水工藝處理效能以及消毒工藝環節管控,適當增加沉淀池排泥頻次、及時進行污泥脫水和外運;全面做好二次供水水質管控,確保二次供水水質安全。
總體來看,我國水務企業在工藝上普遍具備有效處理水體微生物及病毒的能力,在符合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的情況下,無論是污水處理還是自來水供應,安全性均有足夠保障。
二是從承擔社會責任這個層面,供排水企業應該做到“服務民生更直接、支持防疫更密切”
水務行業作為基礎民生行業,是服務民生最直接、對接群眾最密切的行業,必然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這既是責任也是一種優勢。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擊戰,是一場全民戰役,水務企業必須發揮聯系群眾和服務民生的優勢,充分利用企業服務平臺和端口,為全面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穩定支撐作用。
總而言之,水務行業具有特殊性,是一個既講發展又講責任、既講情懷又講能力的行業,在這方面粵海水務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粵海水務秉承“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的核心價值觀,始終將保障供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始終將推進水務事業進步作為孜孜追求的目標。
粵海水務運營的東深供水工程已實現不間斷安全優質對港供水50余年,運營能力和技術水平得到了時間的檢驗;在去年安徽省旱情嚴重時,粵海水務緊急上馬備用水源引水工程,一個月就建成一條引水工程,保障當地數十萬居民用水需求;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粵海水務堅守崗位、全力以赴投入戰斗,尤其是一線人員不畏風險,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提供專業服務,為各地打好疫情阻擊戰做了積極貢獻;粵海水務一次又一次的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國有水務企業的社會責任,詮釋了“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內涵,這是粵海水務抱守的初心和情懷。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光有情懷是不夠的,必須要具備強大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才能夠支撐起保障水安全的使命。在這方面,粵海水務積累了比較強的實力:建成多個國家、省級研發平臺,建成具有國家實驗室認可資質的水環境監測中心,具有500余項水質檢測能力,先后承擔及參與數十項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形成了多項核心專利成果,在雌激素及異味物質研究、管網漏損控制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去年,粵海水務建成國內首個異味物質篩查數據庫網絡平臺并正式上線,800多種異味物質信息對社會公開、供行業篩查。粵海水務還是國內最早提出“智慧水務”發展理念的企業之一,并在2012年開始專注于智慧水務建設,目前已開發出多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智慧運營、智慧管網、智慧控漏、智慧客服、無(少)人水廠已廣泛應用于下屬企業,在城市供排水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儲備和持續自主創新能力。
四、您對水務行業的未來發展如何看待?
截至目前,水務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出色,也很穩定,體現了基礎民生行業維護穩定的重要作用。但從整個行業發展的現狀來看,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在基礎設施投資行業間的對比中,水務特別是智慧水務的投資欠賬較多,投資力度遠遠低于交通、通信、電力等基礎投資,阻礙了智慧城市的建設。
二是不少地方從保護短期經濟發展出發,克制水價提升,區域內的供水不能做到優質優價,不利于水務行業的良性循環發展,也不利于地方經濟長期發展。
三是在局部依然存在個別企業急功近利、惡意競爭,導致低價中標后沒有能力更好地履行約定的職責和社會責任,在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追逐利潤與承擔社會責任之間不能做好平衡兼顧,服務質量得不到保證。
可以預見疫情過后,政府將會進一步加大環保政策出臺力度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考慮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后續必然會出現新一輪穩投資、穩增長的周期。
從行業發展態勢來看,未來幾年是加速整合的機遇期。同時,還要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國家對水務行業的評價標準將會更加客觀、理性和全面,企業的責任感、誠信度將會和企業的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技術能力等一樣成為重要的衡量尺度。
所以,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競爭將會更加充分和激烈,誰能在社會美譽度、核心技術、商業模式、智慧水務等方面占據領先位置,誰就擁有更多發展機會。面對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各企業要聚焦自身發展和建設,承擔責任、練好內功,主動擁抱發展機遇。另一方面,整個行業要協同發聲,為加快解決歷史欠賬、提水價等問題創造有利環境,以良好的形象,提升整個行業的地位,攜手開創中國水務行業的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