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方案》,將組建58個工作組進駐長江沿線12省(市)58城,進行駐點跟蹤研究和技術指導。
作為近年來大氣污染治理領域的一條寶貴經驗,駐點跟蹤研究機制,逐步顯現其可復制、易操作等特點,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從京津冀延伸至汾渭平原
2017年下半年,生態環境部會同其他有關部門和地方,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為主要依托,成立了由近1500名優秀科學家和一線科技工作者組成的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作為大氣攻關的組織管理和實施機構。同時,成立了28個跟蹤研究工作組,深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 + 26”城市長期駐點跟蹤研究、提供技術指導。
向地方派出跟蹤研究工作組,被視為大氣污染防治攻關的一大亮點。地方普遍反映,派駐到地方的跟蹤研究小組對當地治霾幫助巨大。
跟蹤研究工作組具體做什么呢?
正如專家指出,國家制定的各種攻堅方案是一般性的方案,每個城市有各自的污染特征和工業結構,比如邢臺主要污染源是焦化和玻璃工業,邯鄲是鋼鐵,石家莊周圍有很多燃煤電廠。因此,每個城市量身定制“一市一策”尤為重要。
28個跟蹤研究工作組下到地方后,會同地方環科院、監測站以及相關科研單位,共同完成三件事:一是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二是污染來源解析,三是提出“一市一策”的綜合解決方案。
此外,除了完成科研任務,28個跟蹤團隊還幫助地方培養科研力量,確保在攻關結束之后,地方“后繼有人”。
2018年2月,生態環境部召開的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成果研討與交流會指出,通過對“2+26”城市進行長期駐點跟蹤研究和技術指導,獲得了更加精準的污染源排放清單,形成了重污染成因的科學共識,并提出了精確有效的重點行業治理方案。
最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7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數據顯示,當年“2+26”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7%,重污染天數下降28.8% ;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0.5%,重污染天數下降43.6% ,圓滿實現了“大氣十條”的目標。
正是基于駐點跟蹤研究在治污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和良好成效,2018年9月,生態環境部又將這一機制拓展至汾渭平原11個重點城市的“藍天保衛戰”中。
“‘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機制是開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科技支撐‘大氣十條’成功實施的重要經驗總結,也是一項重大的科研組織機制創新。在汾渭平原推廣應用該機制,是支撐打贏汾渭平原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在2018年9月29日召開的汾渭平原11城市“一市一策”啟動會暨攻關項目技術交流會上,參會的官員及專家學者對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機制給予了充分肯定。
從治氣拓展至治水
2017年9月1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攻關項目啟動大會,李干杰部長在會上指出:“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作為總理基金項目,要為全國和其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經驗和借鑒。”
現在,作為項目的重要經驗之一,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機制已經不僅局限于大氣污染治理領域,更被應用到了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中。那么,與應用于治氣領域相比,這項機制應用在長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中會有哪些新變化?
根據前不久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方案》,此次58個跟蹤研究工作組進駐長江沿線12省(市)58 城,主要擔負7 項任務。
一是開展源清單編制和生態環境問題解析;二是提出重點污染源控制與治理技術方案;三是支撐開展重要水體保護與修復;四是開展生態環境風險監控預警;五是提出“一市一策”綜合解決方案;六是形成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解決方案;七是提升地方科技支撐能力。
對比可以看出,長江沿線58城的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任務增多了,擔負職責更重了。除了和大氣污染治理一樣要制定排放清單、做好源解析、提出“一市一策”外,還要負責提出重點污染源控制與治理技術方案等工作。
從人員組成來看,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也主要由具有研究優勢和積極性的中央級科研單位和地方生態環境科研與監測機構,以及相關科研單位等共同組成。
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肩負“送科技、解難題”的任務,通過深入一線和駐地研究的方式,緊密結合地方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際需求,協助開展“找問題、提建議、出方案、做評估”等科技服務工作。
為了統一駐點跟蹤研究技術規范和要求,提供平臺和技術方法,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質量把關,并整理匯總各方情況,形成流域總體解決方案,生態環境部借鑒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的方式,組建了國家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作為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的技術抓總單位。
一系列的實踐已經證明,駐點跟蹤研究讓科研人員深入一線,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互動,通過“邊研究、邊產出、邊應用、邊反饋、邊完善”的科研工作模式,能夠有效解決科研與實際脫節、科研成果不落地的問題。同時,也能幫助地方培養人才,促進地方技術力量的“自我造血”,全面支撐地方政府突破污染防治攻堅戰“有想法、沒辦法”的瓶頸。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污染治理領域采用這種工作機制,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更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