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就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偉大理論。經過十多年的探索研究,“兩山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現在則明確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國策。在眾多的產業力量中,環境產業毫無疑問,是最能直接推動“兩山論”落地的中堅力量。
怎么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首先要構建一個價值體系。“綠水青山”要變成“金山銀山”第一個通道要靠政策。例如黃山新安江治理的成功實踐,前期就是靠政策的持續推動。2016年10月,E20研究院第一次扎根到一個城市中,在安徽黃山開展了一年多的深入調研。作為全國首個流域生態補償試點,通過兩輪試點的推進,新安江流域治理取得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經驗總結。2017年,首屆新安江綠色發展論壇舉行,聚焦生態文明建設,共同探討生態文明建設未來的實現路徑等熱點話題。同時,E20環境平臺也在邯鄲、東莞等地的鋼鐵行業以及造紙行業綠色化發展方面進行著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綠水青山”要變成“金山銀山”第二個通道要靠市場。生態環境企業億利集團走進庫布其治沙29年,2017年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關注和肯定。進一步說明,環境產業作為真正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中堅力量,需要深入理解國家的行動決心和發展方向,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兩山論”擲地有聲,贏取更多發展機會。
在推動生態文明、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接力棒的第一棒其實是歐洲在主導,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無一例外主角都是歐洲,這是因為,歐洲的經濟曾經引領著世界的發展。但因為美國、中國世界兩大經濟體,沒有在可持續發展的主線上運作,這種可持續發展的潮流并沒有形成國際潮流。
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需要足夠的經濟體量,需要足夠的能量,也需要足夠的耐心。環境保護與其他產業不同,短期內很難看到收益。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是一個需要做百年規劃的話題,并不可能在3~5年的時間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