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惡臭污染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 905-2017)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我國目前針對惡臭污染的監測標準和規范都有哪些?針對惡臭監測有相關的技術體系支撐嗎?
答:惡臭監測已有幾十年的歷史,1993年原國家環境保護局發布《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T 14554—93),規定了惡臭污染源的排放限值。同年發布了《空氣質量 惡臭的測定 三點比較式臭袋法》(GB/T 14675—93),規定了惡臭樣品中臭氣濃度的測定方法。2017年11月,環境保護部發布了《惡臭嗅覺實驗室建設技術規范》(HJ 865—2017),規定了惡臭嗅覺實驗室的選址、布局以及內部設計等技術要求。近日,又發布了《惡臭污染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 905—2017)。目前,關于惡臭的排放標準、監測方法標準、監測技術規范和實驗室建設規范,已經初步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并將在今后的發展中繼續完善。
問:這次發布的《惡臭污染環境監測技術規范》有何特點?
答:本技術規范對環境空氣及各類惡臭污染源(包括水域)排放的惡臭污染監測全過程進行了規定,包括點位布設、樣品采集與處理、實驗室分析方法、數據處理和質量保證等內容,是一個指導惡臭監測全過程的技術規范。規范中的實驗室分析方法引用了“三點比較式臭袋法”(GB/T 14675),相對于方法標準,技術規范增加了惡臭的采樣技術要求和全過程質控要求,并提供了統一的樣品采樣記錄和分析記錄。
問:本技術規范在惡臭監測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方面有哪些規定?
答:本技術規范的一個特點就是強調了監測全過程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規定了惡臭監測人員和嗅辨工作過程要嚴格按照GB/T 14675要求執行,對采樣所用的真空瓶、注射器等器材的準備和檢查過程進行了規定,并對樣品標識的唯一性和標識的內容提出了要求,對樣品的保存與運輸環境、保存條件和保存時間均進行了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