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發布兩個通知,明確下階段重點發展的環保裝備與技術,對環保產業有前瞻性意義,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其中,《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各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的龍頭企業,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年)》提出,優先發展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174項,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占25項,涉及鍋爐煙氣冷凝回收技術、焦爐窯爐等工業爐窯脫硫脫硝煙氣治理技術、多類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
打造萬億產業集群
工信部人士表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為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發展壯大綠色制造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為此,《意見》提出了環保裝備制造業的工作目標:
到2020年,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
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
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環保裝備制造業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環境保護提供技術和物質基礎的產業。發展環保裝備制造業,是防治環境污染、推進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工信部介紹,近年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6年實現產值6200億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
推動創新 面向國際
《意見》確定了未來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
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
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
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
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
一位環保裝備從業者說道,環保裝備制造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生產工藝建立在先進的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科技人員和熟練工人在從業人員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環保裝備產品的技術性能復雜,更新換代迅速,中國在這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著不小的距離。
市場需求是驅動環保裝備發展的另一個輪子。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節能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李博洋表示,需求既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一方面,中國的工業轉型為環保裝備的應用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中國的環保裝備產業“走出去”的苗頭越發明顯。
目前我國環保裝備產業中八九成都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系統集成和工程總承包能力的大型龍頭企業。產業總體規模較小、集中度較低,企業分布較分散,未形成集聚發展的協同效應。環保領域的世界巨頭威立雅、蘇伊士都是千億級的規模,為超過一百個國家提供環境服務。尋找中國的“威立雅、蘇伊士”是環保行業多年來的熱門話題。
政策原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節[2017]25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環保裝備制造業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6年實現產值6200億元,比2011年翻一番。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工業綠色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為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同時,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還不強,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嚴重,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水平,促進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有效供給,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產品結構,完善標準體系,促進融合發展,落實和完善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激發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市場主體活力,引導全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先進環保裝備有效供給,為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到2020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鼓勵企業圍繞亟待解決的環境污染熱點難點問題和不斷提升的環保標準需求,以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為目標,以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為依托,以產業鏈為紐帶,培育創建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引導企業沿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形成協同創新共同體,實現精準研發,攻克一批污染治理關鍵核心技術裝備以及材料藥劑。加強應用推廣平臺建設,完善產業化機制,鼓勵創新成果轉化,推動裝備與治理項目精準對接,加快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中的應用。
(二)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探索推進非標產品模塊化設計、標準化制造,推廣物聯網、機器人、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管理軟件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提高環保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生產過程精益化管理。加大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供應鏈在環保裝備制造領域的應用,開展生產過程中能效、水效和污染物排放對標達標,創建綠色示范工廠,提高行業綠色制造的整體水平。
(三)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優化環保裝備產品結構,拓展產品細分領域,逐步開發形成針對不同行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化、系列化產品,針對環境治理成本和運行效率,重點發展一批智能型、節能型先進高效環保裝備,根據用戶治理需求和運行環境,打造一批定制化產品。加強環保裝備產品品牌建設,建立品牌培育管理體系,推動社會化質量檢測服務,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提升自主品牌市場認可度,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自主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
(四)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鼓勵環保裝備龍頭企業向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調試維護、運營管理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商發展,中小企業向產品專一化、研發精深化、服務特色化、業態新型化的“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一批由龍頭企業引領、中小型企業配套、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聚集區。引導環保裝備制造與互聯網、服務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提升制造型企業服務能力和投融資能力。推進軍民融合,促進軍民兩用裝備在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的應用推廣。鼓勵傳統制造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向環保裝備制造業拓展,延伸產業鏈條的深度和廣度。
(五)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鼓勵環保裝備企業加強合作,采取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形式,積極拓展國外市場,通過技術引進、合作研發、直接投資等方式參與海外環保工程建設和運營,引導環保裝備制造業由以單機出口為主向提供成套設備和服務為主的國際設備總承包和工程總包轉變。鼓勵環保裝備企業與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聯合,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中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充分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加強與國外企業信息、技術和項目交流合作,推動環保技術裝備專利、標準等國際互認,實現國際化對接。
三、重點領域
(一)大氣污染防治裝備。重點研發PM2.5和臭氧主要前體物聯合脫除、三氧化硫(SO3)、重金屬、二噁英處理等趨勢性、前瞻性技術裝備。研發除塵用脈沖高壓電源等關鍵零部件,推廣垃圾焚燒煙氣、移動源尾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廢氣的凈化處置技術及裝備。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以及鋼鐵、焦化、有色、建材、化工等非電行業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重點領域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技術裝備的應用示范。
(二)水污染防治裝備。重點攻關厭氧氨氧化技術裝備和電解催化氧化、超臨界氧化裝等氧化技術裝備,研發生物強化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先進膜處理技術與組件,開展飲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處理技術裝備等基礎研究。重點推廣低成本高標準、低能耗高效率污水處理裝備,燃煤電廠、煤化工等行業高鹽廢水的零排放治理和綜合利用技術,深度脫氮除磷與安全高效消毒技術裝備。推進黑臭水體修復、農村污水治理、城鎮及工業園區污水廠提標改造,以及工業及畜禽養殖、垃圾滲濾液處理等領域高濃度難降解污水治理應用示范。
(三)土壤污染修復裝備。重點研發土壤生物修復、強化氣相抽提(SVE)、重金屬電動分離等技術裝備。重點推廣熱脫附、化學淋洗、氧化還原等技術裝備。研究石油、化工、冶煉、礦山等污染場地對人居環境和生態安全影響,開展農田土壤污染、工業用地污染、礦區土壤污染等治理和修復示范。
(四)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重點研發建筑垃圾濕法分選、污染底泥治理修復、垃圾高效厭氧消化、垃圾焚燒煙氣高效脫酸、焚燒煙氣二噁英與重金屬高效吸附、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處理等技術設備。重點推廣水泥窯協同無害化處置成套技術裝備、有機固廢絕氧熱解技術裝備、先進高效垃圾焚燒技術裝備、焚燒爐渣及飛灰安全處置技術裝備,燃煤電廠脫硫副產品、脫硝催化劑、廢舊濾袋無害化處理技術裝備、低能耗污泥脫水、深度干化技術裝備、垃圾滲濾液濃縮液處理、沼氣制天然氣、失活催化劑再生技術設備等。針對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焚燒處理領域技術裝備工藝穩定性、防治二次污染,以及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理處置等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五)資源綜合利用裝備。重點研發基于物聯網與大數據的智能型綜合利用技術裝備,研發推廣與污染物末端治理相融合的綜合利用裝備。在尾礦、赤泥、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冶煉渣等大宗工業固廢領域研發推廣高值化、規模化、集約化利用技術裝備。在廢舊電子電器、報廢汽車、廢金屬、廢輪胎等再生資源領域研發智能化拆解、精細分選及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大型成套利用的環保裝備。加快研發廢塑料、廢橡膠的改性改質技術,以及廢舊紡織品、廢脫硝催化劑、廢動力電池、廢太陽能板的無害化、資源化、成套化處理利用技術裝備。在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領域推廣應用飼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的“五料化”利用技術裝備。
(六)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裝備。重點研發危險化學品事故、航運中危化品(氰化物)防泄漏及應急治理的應急技術裝備。重點推廣移動式三廢應急處理技術裝備、水上溢油應急處置技術裝備等。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藍藻水華應急處置等技術裝備的應用示范。
(七)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重點研發污染源水質聚類分析、水質毒性監測,石化、化工園區大氣污染多參數連續監測與預警,生物監測及多目標物同步監測,以及應急環境監測等技術裝備。重點推廣污染物現場快速監測、揮發性有機物、氨、重金屬、三氧化硫(SO3)等多參數多污染物連續監測,車載、機載和星載等區域化、網格化環境監測技術裝備,以及農田土壤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快速檢測、診斷等技術裝備。
(八)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重點研發新型高效水處理材料與藥劑、超凈過濾、高效氣固分離材料,土壤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固化脫除、微生物修復、生態修復、環保用納米材料及藥劑。重點推廣高效低阻長壽命除塵濾料、脫硫用耐腐蝕襯板、土壤重金屬鈍化材料及藥劑、揮發性有機物處理用催化劑、垃圾除臭劑、原位鈍化、固定、生物阻隔材料及藥劑等。
(九)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重點推廣軌道交通隔振技術裝備、高速鐵路聲屏障技術裝備、陣列式消聲器、低頻噪聲源頭診治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行業規范引導。按照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細分領域,制定分領域的規范條件,發布符合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定期修訂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引領產品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套化發展。構建行業經濟運行監測體系,規范環保裝備制造業有序發展。
(二)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綠色制造、工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現有資金渠道,發揮節能節水環保專用設備所得稅優惠政策和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支持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和推廣應用。積極推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融資租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保單質押貸款等金融產品,加大對環保裝備制造業的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設立產業基金,投資環保裝備制造業。
(三)充分發揮中介組織作用。利用相關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咨詢機構等熟悉行業、貼近企業的優勢,積極開展政策宣傳、技術交流、標準制定、運行監測、行業自律等工作,做好政府與行業、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圍繞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人才培訓體系,加強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走出去”人才的儲備和培養,為行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創新人才保障。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7年10月17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產業技術研發應用對創新驅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增強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我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年)》。現印發你們,請積極做好相關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引導工作。
附件: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7年10月18日
(聯系電話:010-68205231)
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類如下:
(一)節能節材
1.水性、無溶劑及熱塑性彈性體樹脂合成革制造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合成革清潔生產用水性樹脂、無溶劑樹脂、熱塑性彈性體樹脂(包括功能性、生態性合成革等制造用水性貼面聚氨酯樹脂、發泡樹脂、改性樹脂、超纖含浸樹脂、粘結樹脂);與水性樹脂配伍的關鍵助劑(如流平劑、潤濕劑、消泡劑、增稠劑、交聯劑等);生態人造革、合成革制造關鍵工藝技術(如水性干法工藝、水性濕法工藝、水性表處工藝、無溶劑制備合成革工藝等)。
2.H-酸連續法生產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三氧化硫磺化新技術;連續硝化新技術;催化加氫還原新技術等。
3.促進劑M(2-巰基苯并噻唑)微反應管道連續法工藝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新型二硫化碳和硫磺縮合反應催化劑;高壓微通道器和反應工藝;高效純化和分離M的萃取劑和萃取工藝等。
4.針織物平幅染整加工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針織物低溫連續前處理關鍵技術;針織物平幅形變控制、均勻施液關鍵技術;針織物平幅印染加工核心裝備;針織物平幅染色工藝技術等。
5.燃氣鍋爐煙氣深度冷凝余熱回收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燃氣鍋爐尾部節能裝置;煙氣深度冷卻技術;尾部受熱面防腐技術;功率在1000kW以下的家用/商用鍋爐產品的關鍵技術,及其技術應用的結構和安裝。
6.粉體物料高效低能耗換熱技術及裝備
主要技術內容:
粉體與氣體、液體和粉體的高效換熱關鍵技術;粉體低能耗流動技術;耐高溫耐磨損全焊接板片制造技術。
7.基于醇基燃料的燃燒系統節能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醇基燃料添加劑技術;醇基燃料精準輸送智能控制技術;醇基燃料霧化燃燒器技術;自動調節富氧發生裝置輔助醇基燃料充分燃燒技術。
8.無酸金屬材料表面清洗技術與成套裝備
主要技術內容:
混合介質渦輪均勻噴射技術;防銹劑配比技術;水、鋼砂、防銹劑過濾分離技術及裝備;清洗流程工藝、參數、質量數據集成控制系統及技術。
9.離散制造能效提升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能效提升基礎數據庫;離散制造能效定額計算規范;系統能效檢測與分析技術;系統能效管控技術。
(二)固體廢棄物處理
1.廢舊電池回收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鎳、鈷、錳等高價值化學材料的定向循環技術,鐵、鋰等偏離元素的無害化技術,自動化拆解技術等廢舊鋰離子動力電池回收技術。廢舊鉛酸電池鉛膏濕法直接回收電池級氧化鉛新工藝技術,回收氧化鉛的清潔提純過程和不同晶型控制技術,廢鉛酸電池廢鉛板柵的低電耗精煉和合金技術,銻、錫和鋇等重金屬雜質元素的高值化利用技術等廢舊鉛蓄電池循環回收利用技術。
2.冶金與煤電工業固廢全產業鏈協同利用關鍵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典型地區鐵尾礦和廢石資源中有價組分回收與優質建材原料協同優化清潔生產技術;以實時循環回收金屬鐵微粉為核心的鋼渣高效粉磨技術;120級礦渣微粉低成本制備及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技術;尾礦廢石骨料高性能低碳混凝土整體膠凝材料生產技術;固廢比例在90%-100%的高性能混凝土大規模制備和應用技術。
3.燒結墻材生產協同處置污泥技術與裝備
主要技術內容:
燒結墻體材料生產協同處置污泥技術與裝備;優化組合處置技術;污泥處置過程中的關鍵工藝;尾氣處理;與其他原料的均化;污泥厭氧發酵技術;污泥熱解氣化技術。
4.建筑垃圾資源化成套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建筑垃圾高效破碎技術;輕質物高效分離技術;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高性能優化技術;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生產技術;再生骨料高效利用技術;再生混凝土高效利用技術。
5.冶金熔渣及尾礦協同制備高性能微晶玻璃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一次結晶連續生產技術;尾礦微晶玻璃制品大規模生產成套裝備技術;離心鑄造法生產微晶玻璃管材成型自動控制技術;高硅尾礦用于冶金渣高溫熔態調制技術。
(三)大氣治理
1.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凈化空氣濾材制備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具有吸附性能的海泡石、凹凸棒石,以及電氣石、稀土礦物、納米二氧化硅等材料的選擇、提純及加工工藝;適宜粘結劑的選擇比對;涂覆漿料的配方和配制工藝;涂覆漿料與PET纖維層的復合工藝;新型無機非金屬凈化空氣濾材成型工藝。
2.全密閉大型預焙鋁電解槽清潔生產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全密閉大型預焙鋁電解槽及其制造技術;全密閉大型預焙鋁電解槽控制技術;全密閉大型預焙鋁電解槽多物理場模擬計算與優化技術;全密閉大型預焙鋁電解槽清潔生產技術。
3.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氮氧化物燃燒過程控制技術;高硫低氮煙氣中低溫氮氧化物脫除技術;脫硫脫硝一體化系統集成技術與裝備。
4.建材窯爐低溫SCR脫硝治理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低溫SCR脫硝催化劑低成本制造技術;低溫脫硝催化劑抗中毒技術;低溫脫硝催化劑活性及壽命評價技術;建材窯爐煙氣工況模擬及脫硝工藝優化技術。
5.有色金屬工業窯爐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及裝備
主要技術內容:
大流量低濃度煙氣低成本濕法脫硫技術及裝備;高塵高濕度含焦油煙氣高效非催化還原脫硝技術及裝備;高濕度煙氣除塵技術及裝備;濕法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
6.汽車尾氣凈化器后處理裝備與材料的智能生產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適用于不同載體類型、不同催化劑材料特性的自動化成套涂覆生產設備;具備全自動上/下料、定位、涂覆、稱量控制、烘干和燒結、成品(次品)分揀功能的生產技術。
(四)資源綜合利用
1.典型非金屬尾礦資源材料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石墨、高嶺土等典型非金屬尾礦的礦物高效分離提取技術;礦物干濕法超細分級技術;多種礦物改性復合技術;高效節能脫水干燥技術;低溫煅燒活化技術;尾礦材料化制備技術。
2.用后耐火材料再生利用制造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用后耐火材料的分選關鍵技術;用后耐火材料的均化關鍵技術;復合耐火材料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3.冶金塵泥高效綜合利用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冶金塵泥預處理關鍵技術;冶金塵泥混勻、制球關鍵技術;冶金塵泥團塊加入技術;塵泥循環再利用技術。
4.碳纖維復合材料廢棄物低成本回收及再利用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連續的熱裂解工藝及設備技術、可控的氛圍氣濃度和熱解溫度匹配技術等連續熱裂解碳纖維復合材料廢棄物回收工藝及設備;復合型節能技術、樹脂熱解產物的高熱值重整技術、配套的循環熱利用工藝與設備技術等低成本低能耗技術;尾氣能源再利用技術、清潔排放處理技術等尾氣綜合處理技術。
5.節水型液態熔渣高效熱回收與資源化利用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粒化渣顯熱高效回收及熱品質調控技術;液態爐渣粒化與顯熱回收工藝及裝備技術;粒化渣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液態熔渣顯熱回收與資源化利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