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報告《“十二五”期間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情況評估》,首次對中國31省“十二五”地表水環境改善情況作出獨立的第三方評估。報告發現,近半省份未完成“十二五”地表水環境改善目標,局部地區出現水質惡化,部分省份水質有所改善。
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趨好,優良水體比例從2011年的61%增長至2015年的72.1%,但局部地區出現水質惡化或改善趨緩。數據顯示,2015年近三分之一省份優良水體不足50%,超過五分之一省份劣V類水體比例高于20%。
“中國‘十二五’水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面臨多方面挑戰,‘十三五’時期水環境保護工作全面調整為以水環境質量目標改善為核心,需要加快水環境管理政策的創新轉型,建立科學有效的水環境質量管理體系?!杯h保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戰峰說。
根據各省“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2011-2015年環境狀況公報以及從各地方環保部門獲取的信息公開、意見征詢回復,報告梳理了中國31省“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和水質變化情況,發現江蘇、安徽等13省完成了地表水環境改善目標,河南、廣東等15省未完成地表水環境改善目標,天津、重慶目標設定缺少數據指標或信息公開不完整。
在完成地表水環境改善目標的13省中,8省水質有所改善。其中,江蘇省優良水體2015年較2011年增幅為12.7%,劣V類水體降幅達17.5%。在未完成地表水環境改善目標的15省中,四川、內蒙古、山西3省出現水質惡化。內蒙古2015年優良水體的比例較2011年下降13.6%,緊隨其后的為四川,降幅為6.3%。另外,未完成目標的河南省2015年地表水水質總體較2011年有所改善,但自2012年起,優良水體比例持續下降。
編輯:徐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