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期在北京、上海、重慶、江蘇、四川等地采訪時發現,盡管“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取得了不俗成績,但城鎮污水管網配套不足、建設滯后仍舊是各地面臨的“老大難”問題,由此導致部分新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吃不飽”,無法充分發揮效益,尤其是一批新建的鄉鎮污水處理廠成為了“曬太陽”工程。
配套管網建設滯后
部分地區水污染問題仍較為突出,根據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的反饋意見,北京、上海、重慶、廣東、湖北、陜西、甘肅等受督察的七省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水處理設施不足、污水直排或超標排放等現象。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城市還面臨著配套管網建設滯后、老舊管網滲漏嚴重、設施提標改造需求迫切等突出問題,基礎設施短板亟待補齊。
在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中,督察組發現:2016年末重慶市的5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中有39座未按期建成,22個遠郊區縣沒有建設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北京百善再生水廠因管網配套嚴重不足,2013年6月建成后長期閑置;上海市中心城區雨污混接導致每天約20萬噸污水直排,對中心城區河道和長江口水質造成較大影響。
經過“十二五”時期的快速建設,我國城鎮污水處理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截至2015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已達到2.17億立方米/日,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2%,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85%。盡管如此,不同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水平仍存在結構性差異:從全國來看,經濟發達地區普遍好于欠發達地區;從一省情況來看,省會城市、大城市的情況又遠好于縣城和建制鎮。
過去五年間,我國主要城市的污水地下管網新建、改建工作明顯提速。但總體來看,我國城鎮污水管網配套建設還處于“還賬”階段,省會、中心城市等主要城市之外的一般縣市,欠賬問題比較嚴重。即使是在大城市,由于長期“重地上、輕地下”,一批新建污水處理廠因為管網不配套等原因“吃不飽”。
重慶九曲河污水處理廠是2013年新建的大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10萬噸。然而,從2013年試運行至今,其實際處理水量仍然在每天2.5萬噸左右。這樣的情況在重慶其他幾座新建污水廠都不同程度存在。比如,設計日處理3萬噸的水土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量只有1.5萬噸;重慶果園污水處理廠的實際處理量僅為5000噸-7000噸,不足處理能力的一半。
“現在是污水處理能力等著管網建設往上走。”北京排水集團總經理助理張軍說,一般情況下,城市主管網建設隨著公路同步建設,不存在大的問題,但二、三級管網的配套往往涉及土地征拆和眾多利益相關方,污水處理能力受制于管網建設速度。
近年來,國家對鄉鎮污水處理能力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各地新修了一批鄉鎮污水處理設施,但鄉鎮管網建設相對城市更加落后,這些污水處理設施中,不少都面臨成為“曬太陽”工程的風險。
前不久的環保督察調查顯示,重慶所有鄉鎮污水處理設施63%因工藝不合理等原因不能完全正常運行,而管網不配套是主要原因。四川省宜賓市共有168個鄉鎮,目前已建成生態模式為主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157個,占比達93%,但大部分因管網不配套或配套不完善,導致污水處理設施無法運行或運行不正常。
2015年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俗稱“水十條”)中明確提出了“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要因地制宜進行改造,2020年底前達到相應排放標準或再生利用要求”。今年2月公布的《“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再次提出,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倒逼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并在“十三五”末初步形成全國統一、全面覆蓋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管體系。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應進一步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由“規模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由“重水輕泥”向“泥水并重”轉變,由“污水處理”向“再生利用”轉變。
記者梳理發現,“十三五”期間全國規劃新增污水管網12.59萬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設施規模5022萬立方米/日,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規模6.01萬噸/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設施規模1505萬立方米/日,在“十二五”末基礎上分別增加42.5%、23.1%、160.7%、56.7%。據估算,設施總投資約5644億元。
老舊管網滲漏嚴重
由于過去建設標準低、長期高負荷運轉等原因,老舊城區管網“病害”問題突出。雨污混流、污水管錯接到雨水管等現象,也加劇了污水直排現象。隨著近年來各地管網改造向社區、企業等二、三級管網推進,改造難度也呈幾何級增長。
2015年,成都市水務局對成都中心城區2000年之前修建的1800公里污水管網做了一次檢測排查,發現病害5000多處,主要表現為空洞、滲漏、塌陷等問題。也就是說,平均每公里有將近3處需要防治。
記者在重慶、江蘇、上海等地采訪時也發現,老城區管網“病害”多,污水跑冒滴漏等現象非常普遍。重慶市建委城建處副處長古霞說,老城區管網配套原本就欠賬多,再加上過去20年城市高速發展,一大批老舊房屋被推倒重建成摩天大樓,重慶主城區人口也增長到近千萬,但地下污水管網卻沒有新增多少,老舊管網長期高壓運行。
基層干部反映,隨著近年來各地管網改造向社區、企業等二、三級管網推進,改造難度呈幾何級增長,尤其是老舊社區成了“啃不動”的硬骨頭。
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建設規劃所所長林三忠告訴記者,老舊小區多是散居樓棟,沒有小區物業,更沒有維修基金,又不可能組織群眾自籌資金改造管網,這加劇了地方財政負擔,甚至超出了許多中西部城市可以承受的范圍。
此外,管網改造引發的社會治理難題也是許多老城區不可承受之重。老舊城區大多人口密集、道路交通擁堵,管網改造引起的道路開挖,對生產生活會帶來很大影響。
“十三五”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要實現“提質增效”,需要繼續加大對污水管網新建、改造的投入力度,并更多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和鄉鎮傾斜。成都市水務局排水處處長閆寶利說,管網建設點多面長,除了工程造價本身外,還涉及大量動遷工作,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層層配套,而西部地區越到基層配套能力越弱,希望國家的新增投入資金能更多向中小城市和鄉鎮傾斜。
在進一步加大管網建設資金投入的同時,還應加大政府協調統籌力度,破解管網建設中的機制性難題。張軍說,市政基礎設施先行是城市建設基本原則,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協調機制,實際操作中往往是先蓋樓后通管網。各地應該由政府主導,建立起規劃、國土、城建、交通、市政等多部門參與的協調議事機制,將給排水、天然氣、電信光纜、電力設施等都統籌起來。
成都市水務局水域處處長郭浩說,目前各地有關污水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維護管理部門幾乎都是分開的,造成“九龍治水”不相協調,且責任無法落實的問題,應加快城管體制改革,試點規、建、管相統一的模式。
社會資本“有門難進”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投入,主體責任在地方。近年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方財力普遍吃緊。隨著各地積極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融資模式,社會資本“加速快跑”進入污水處理領域,但社會資本想要真正“跨進門”,也面臨著一些障礙。
林三忠認為,各地必須要堅持“多條腿走路”,在國家政策支持的基礎上,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同時還需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基礎設施金融貸款等多種模式,并引導投資逐步向“老、少、邊、窮”地區傾斜。
事實上,污水處理等市政工程正是當前PPP的熱門領域之一。近年來,因利好政策頻出,我國環保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期,頗受資本市場青睞。社會資本“加速快跑”進入污水處理領域,有效彌補了當期財政投入的不足,但記者通過調研發現,社會資本想要真正“跨進門”,也面臨著重重障礙。
首先,一些地方的PPP項目暗藏“玻璃門”,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變成了與地方國企、央企的合作,有悖于PPP的初衷。企業普遍反映,在PPP項目中,地方政府既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也是參與者,最終還要充當“裁判員”。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往往會選擇國有企業來合作。
“民營企業拿小項目容易,拿大項目難。”閆寶利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坦言,地方政府要考慮長遠發展,因此更看重企業的社會責任。
其次,投資回報偏低、盈利模式單一。記者從部分企業了解到,水務行業盡管收入穩定,但平均盈利水平并不高,總資產回報率約7%至8%;同時,開展PPP項目大量占用資金,由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普遍較國有企業高,導致競爭力不足。
第三,環保產業集中度低,存在無序競爭風險。上市企業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告訴記者,全國環保企業數量超過5萬家,但2016年總產值不過4.5萬億元,平均每家不到1億元,年收入超過3億元的企業不足千分之八,92%的企業人員規模少于50人,集中度不高,存在著小而散、低價競爭等亂象。
業內人士認為,產業加速發展將會逐步倒逼行業整合。“這兩年說環保產業是藍海,大家一窩蜂來做,污水偷排、處理不達標等問題就冒出來了。”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祖偉認為,現階段我國環保水務市場發育不完善,缺少嚴格的監管體系,政府部門應加大對PPP項目的監管力度,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這也進一步要求政府明確自身在PPP項目中的定位:政府的職責在于規劃、審批和監管;招投標、建設、運營都可以交給市場去做。這已經是國外PPP比較成熟的經驗。”李祖偉說。
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