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1月18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介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進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新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 中國網 宗超 攝
【主持人 襲艷春】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近幾年,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進展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住房城鄉建設村鎮建設司司長張學勤先生。下面先請趙暉先生做介紹。
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 中國網 宗超 攝
【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 趙暉】大家好。鄉村占我們國土的大部分,把鄉村建設好,才是把國家全面建設好。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我部努力推進鄉村建設,我今天先主要介紹一下主要進展。
一、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是農村臟亂差最突出的表現,過去農村垃圾遍地現象很普遍。2014年,我部啟動了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提出用五年時間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0%,并且建立了逐省驗收制度。目前,四川、山東、江蘇、上海四省市已通過驗收。2016年,全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了60%,進展相當快。預計2020年可以實現目標,這將是我們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個重要標志。
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可以做到的,浙江有成功經驗,我部正在向全國推廣。城市垃圾下鄉,現在已成為社會的關注,經國務院同意,13個部委建立了垃圾治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正組織全國開展排查整治,要求各地2017年上半年完成排查,2020年基本完成整治。
二、推進農村污水治理。農村的污水治理是一件難事,但必須要做,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農村污水治理的第一階段任務必須完成。所謂第一階段任務就是黑水的全面治理,黑水是指廁所的污水。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環境敏感地區,要實現黑水和灰水的全面治理。目前已開展100個縣的示范,2016年全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22%,雖然比例不高,但增速很快,是“十二五”的4倍。
三、加強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的保護。2012年啟動傳統村落的保護,成效顯著。去年又公布了第四批(共1598個)中國傳統村落。目前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的已達4153個,我國已形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下一步,我們將啟動瀕危傳統村落專項保護行動,開展傳統民居普查和掛牌保護,中國應該成為也能夠成為農耕文明保護傳承的世界引領者。
四、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安全保障以及農房質量安全管理和農村建筑節能。中央脫貧攻堅提出“兩不愁三保障”總目標中,保障貧困戶基本住房安全的任務落到了危房改造上。為此,我們調整了自2009年以來的危房改造政策,主要是更加聚焦了補助對象,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戶。同時,大幅提高中央補助標準,目的就是減輕貧困戶的負擔,更好地保障他們的住房安全。2008年以來,中央累計支持了2311萬戶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這個數量是了不起的,占了全國農戶總數的10%,都得到了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支持,進行了安全住房的改造。
我們國家貧困地區與地震多發地區相當重合,因此2311萬的危房改造為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支起了一個安全屏障。實踐證明,在近年歷次地震中,包括六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改造后的農房無一倒塌。此外,除危房改造外,一般意義上的農房建設質量安全管理是個薄弱環節,我們重點將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填補法律制度上的空白。目前保障質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有一系列的強制性要求。但是不適用農民自建低層住房。為了填補這個空白,我們將修訂鄉村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增加農房質量管理安全的約束性責任和義務等要求。
二是逐步推行“4個基本”,即具備基本的結構設計、基本技能的建筑工匠、基本的管理隊伍、基本的質量檢查。對農房的質量,我們既要保證必要的約束性管理,也不能增加農民建房的負擔,這是我們的指導思想。這四個基本先在農村危房改造的工作推開,等待條例修訂后在全國全面推開。
農村建筑節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北方大部分農房建筑節能性能很差,農民取暖燒煤多、花錢多、溫度也不高,至今中央共支持了118萬農戶進行了農房建筑節能的示范,效果良好。比如在青海,在農房外側加一個太陽能暖廊走廊。改造后戶均節煤約3/4,室溫提高5度,北京也在全面實施農房建筑節能,這些措施也是我們治理霧霾的重要措施。
五、特色小鎮培育。去年我部會同財政部、發改委啟動了特色小鎮培育工作,命名了第一批共127個中國特色小鎮,中央給予支持,目前地方積極性十分高。但是,在這里我們要提醒,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和原則:一是要堅持有重點發展、有條件發展,不能一哄而上;二是要堅持有特色發展、有特色建設,防止千鎮一面;三是要堅持市場主體、產業為動力,防止“只見新鎮不見人”;四是防止打著特色小鎮名義,違法違規搞圈地開發。
總的來看,農村人居環境各方面都在加快,我們正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把中國的農村建得更加干凈、整潔、安全、方便,同時也充分展現鄉村的魅力和價值。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問題。謝謝。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艷春邀請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攝
【襲艷春】謝謝趙暉先生的介紹,現在進入答問環節。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剛才趙總談到傳統村落的問題,現在我們了解到,傳統村落的衰敗現象比較令人擔憂,我們也知道國家近些年投入了很大力度來改善,我想請您給介紹一下目前的相關進展,以及如何使傳統村落能夠留住我們的鄉愁?謝謝。
【趙暉】2012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后,黨中央、國務院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項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主要進展有幾方面:一是保護機制已經初步建立,傳統村落快速消失的劇變得到了遏制。在這項工作啟動前,由于快速城鎮化,部分農民自己富裕起來,把一些有價值的老房子拆掉了,所以傳統村落消失得比較快。這項工作啟動后,我們確定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現在4153個,基本遏制住傳統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應該說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二是文化遺產保護初見成效,60%以上的中國傳統村落都對傳統民居、祠堂、古橋、古井等文化遺產進行了保護修繕,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優先得到了支持。三是因為傳統村落要活態傳承,農民必須要富裕起來,才能傳承下去,否則村民都走掉了。
這幾年通過中央和地方的努力,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善,70%以上的村莊對村里的道路、供水、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開展了環境改善和基礎設施建設。一些傳統村落已經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綜合示范樣板。四是農民的增收效果比較明顯,大部分傳統村落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山區,這幾年保護工作做下來,很多傳統村落脫貧了。前兩年調查的結果是將近400個過去的貧困村在一年之內實現了脫貧,農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五是社會保護意識空前提高,文化傳播作用也突出明顯。現在保護傳統村落已成為社會的新風尚,國際上對我們國家傳統村落進行整體保護給予高度肯定。
這項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大部分傳統村落在貧困地區,所以要保護好,而且要促進可持續發展,要下很大力氣,中央繼續給予支持,同時我們也把保護法制化。對非常瀕危的傳統村落,搞專項的保護行動。開辟民間資金進入的渠道,讓民間對傳統民居認領、認養、認保,在一些發達地區,這項工作很有成效。再有,我們加大對國際上的宣傳,因為對村落進行整體保護的國家,在世界上目前看來很少。我們國家又是世界上農耕文明歷史最長的國家,有很好的資源、很好的基礎,我們的工作也走到了前面,通過幾年努力,讓中國成為農耕文明成果保護傳承的世界引領者,我們有信心做到這一點。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我想請問關于農村危房改造的問題,我們知道危房改造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建設部門這方面的工作推進力度也比較大。想請問下一步在農房改造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措施?謝謝。
【趙暉】這個問題請張學勤司長回答。
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張學勤 中國網 宗超 攝
【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 張學勤】非常感謝對農村危房改造這項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剛才趙總在前面開場時已經就農村危房改造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了介紹,農村危房改造這項政策始于2008年,經過八年多的實施,這項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到去年年底,全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300多萬戶,比重非常大,而且農村危房改造極大地改變了貧困家庭的生活條件,特別是保障了他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近幾年來發生的六級以上的地震,進行了農村危房改造的家庭房屋無一倒塌,從這點可以說明。
剛才您說的問題是農村危房改造如何更好地聚焦到建檔立卡貧困戶上,去年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為了更好地把農村危房改造精準聚焦到最貧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上,在原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調整,從2017年開始,中央的補助資金集中聚焦到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人群上,同時要大幅度提高中央的補助標準。同時,我們也要求地方在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貧困戶補助政策上建立差異化的補助標準,更好地使他們能夠有能力幫助他們實施農村危房改造。
我們要合理控制建房成本,防止不恰當改造和新建而致貧。首先要控制建房標準,根據地方和家庭的實際情況來合理確定住房改造的標準。在此基礎上,我們正在推廣加固改造、原址建設的改造方式,對于C級以上的房子,我們要求原則上在原址加固改造。同時我們也更多地推廣地方的建筑材料、建筑技術來控制建房成本。
目前還有一部分貧困農戶確實沒有能力改造和新建住房,無論在資金上、建造上可能要兜底保障,比如通過建設農村的公共租賃住房,或者通過盤活農村的閑置住房,或者公租房和閑置住房置換等等方式,甚至有些地方建幸福大院,來兜底對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住房安全。對于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安全保障,還有施工質量和基本的功能上,至少在農村危房改造上要做到四個基本,有基本的結構設計、有經過基本培訓的合格工匠、有基本的隊伍管理、有基本的質量安全檢查。同時在改造的過程中盡量完善居住功能,保證基本的衛生廁所等功能。謝謝。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有兩個問題,一是有媒體報道,現在中國的鄉村垃圾成災,并且正在逐步向農田擴散,您認為大量的垃圾山是如何形成的?下一步究竟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治理?二是住建部去年表示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的治理工作,到2020年底前完成集中的整治工作,目前進展怎么樣?謝謝。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攝
【趙暉】這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垃圾問題各方面報道也很多,中央高度重視。第一個問題是垃圾山怎么形成的,有幾點給大家交待一下,形成的原因:一是我們指的垃圾山首先是指規模較大的堆放點,這是長期的歷史原因形成的。我們國家原來的垃圾處理能力低于垃圾的產出量,到2012年,我們國家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首次超過了垃圾的產生量,處理設施相對不足,這個時間較長,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未得到無害化處理的垃圾就進行臨時堆放,但也是有管理的。二是建筑垃圾,這是造成垃圾山的重要原因。現在是城鎮化發展的高峰期,建筑垃圾產生的量相當大。我們國家生活垃圾治理已經取得了歷史性的、里程碑式的成就,目前我們國家城市生活垃圾能做到日產日清,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4%,特別是與十年前相比,城市無害化處理能力增長了1倍,但是垃圾量只增長了20%。由此可以看出中央和各地努力的成就。
垃圾山的形成,除了生活垃圾以外還有建筑垃圾,很多垃圾山是建筑垃圾的臨時消納場。
三是農村的垃圾,剛才講農村垃圾倒進田里,這個事情倒不是很突出,農村垃圾的問題倒不是垃圾山形成的根本原因,因為農村垃圾治理相對成熟,但形成的堆是多、散而小,形成不了垃圾山,可能有的建筑垃圾堆就近堆放,也有的農民就把生活垃圾投放到那里頭。
四是報道的一些偷排偷倒,這些現象有,是極少數的。目前的法律制度和各地監管很嚴格,但也難免有一些單位和個人受經濟利益驅使進行偷排偷倒,一旦發生,社會影響很大,所以報道比較多,但是從量上來看是極少的。這是四大原因。
最近黨中央很重視這件事,因此去年我們成立了13個部委的垃圾治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垃圾山這個名字是口語,正規的叫法是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確理解,絕大部分所謂的垃圾山是有管理堆放,但沒有做到無害化處理。去年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目標提出到2017年上半年完成排查,全國縣以上單位都要排查,500立方米以上的都作為排查對象,排查方法包括遙感、航拍、人員現場排查,排查內容是垃圾成份、垃圾體積、堆放時間、有無管理等這些情況,然后建立臺帳,全國再匯總。
第二步是從今年6月份排查結束后開始整治。整治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設定是2020年基本完成排查整治。整治任務也很艱巨。一般來講,建筑垃圾為主的,我們采取覆土,然后綠化,形成公園。北京的南海子郊野公園為例,幾百年前是皇家獵場,一片森林,上世紀50年代開始種糧食、種水稻,到了60、70年代燒磚了,挖出一個大坑,城市建設再擴大后,開始變成建筑垃圾的堆放場,經過幾輪整治后非常漂亮,形成比頤和園規模要大很多的生態公園,回到了100年前的形態。從南海子的事例,能看到我們國家這100年的發展歷程,是一個縮影,也是一個螺旋式循環上升的過程。實際上每個階段都是對資源的有效利用。有機物比較多的垃圾堆放點,就要通過垂直帷幕防滲、沼氣導排、滲濾液處理等,就地整治。危害大的必須要搬遷,估計這種量不會太大。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發達國家,包括美國也是用了幾十年時間治理非正規垃圾的填埋場、堆放場,所有我們國家也要經過這個過程。
總而言之,我們有信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完成這項任務。謝謝。
【中國財經報記者】剛剛趙總經濟師提到,我國現在農村的污水處理率提高很快,但是比例還不夠高。在2016年大概在22%左右,您認為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還不夠高的背后原因主要有哪些?從住建部在農村試點污水處理的經驗來看,您覺得未來應該從哪些方面的推動這項工作。謝謝。
中國財經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攝
【趙暉】農村污水治理率22%,確實比較低,但速度比較快,十二五期間,每年增長一個點,去年增長了四個點,速度加快了,和我們推進工作有關。你問根本原因是什么,農村污水治理和垃圾治理所需要的資金有很大不同,農村污水治理相當花錢,垃圾治理,不需要重新建很多設施,因為大部分城市現有的垃圾處理設施能力能夠消納農村的垃圾,主要是運行管理的費用。我們測算了一下,全國各地的收集、轉運、處理的方式,平均下來農民一個人一年產生的生活垃圾,處理時需要花僅僅55元,就是一個人產生的生活垃圾,從清潔、轉運到處理,所以農村垃圾處理專項工程啟動后,進展相當快,2014年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只有40%,現在是60%,很多地方改變了農村垃圾遍地的情況。但是污水治理需要多少錢?這個數字相當大,必須要建設施,以村或者以戶為單位建設施,或者就近納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網等三種形式。臨近城市管網的納入城市管網,人口比較多的村莊建村集中的污水處理站,更分散的建分戶污水處理設施。這三種方式平均算一下,差不多一戶光建設費用是1萬元,全國有多少農戶現在沒有實現污水治理,大致有1.6億戶的污水沒有得到處理,光建設投資就需要1.6萬億,可以想象,這一定需要較長的時間。
我們根據這個現實,采取的策略是重點推進,梯次推進,所謂有重點就是在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密集地區、環境敏感地區要求農村污水必須進行治理。以外的地區,也就是大部分農村地區,目前設定的目標,我不是說長期目標,長期肯定要徹底治理,就是全國到2020年,農村的黑水必須全面治理,就是廁所污水。主要做法一個是改廁,進入三格式化糞池以后,污水不要排放出去,要把它抽走,資源化利用,變成肥料。這樣的話農村污染最重的水可以得到全面治理。這樣一戶花的錢,就是改廁加后面的后期管理,我們測算一下,一戶差不多1000多一點,1.6億戶農戶只需要1600億。通過各級政府的努力,這個目標是能實現的,農民還能用上衛生廁所。同時,黑水又沒有流到自然界,作為資源回到田里,這是中國的傳統,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智慧,就是糞便是肥料,而不是廢棄物,但有條件的可以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我的問題是,垃圾分類在城市提出很多年,但效果看起來不是特別好,現在在農村中提出垃圾分類減量,您認為是否切實可行?謝謝。
【趙暉】前不久習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專門討論了垃圾分類問題。今天我不講城市垃圾分類問題,我講農村垃圾分類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浙江有很成功的經驗,在金華等一些地區,當然其他地方也有成功經驗,金華是一個地級市,全面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我們分析為什么農村能夠實現分類,一是農村是熟人社會,城市是生人社會,要求分類的時候哪家哪戶做不到,在周圍鄉親們面前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有的農村還搞了“笑點墻”表彰,做的好的給你貼上去。城市互相之間也不認識,垃圾沒有分,誰也不知道是誰扔的。這是一個重大的不同。
二是農村生活垃圾有就近分類利用的空間。首先有院子,前面有比較大的空間,堆放分類的垃圾。對可降解的有機物,城市最頭疼的濕垃圾,農村可以就地堆肥,運距在較短的范圍內,不用運到很遠的地方,運到田里變成肥料。所以這和城市有重大的不同。這種可以腐爛的垃圾占農村生活垃圾的重量一半以上。
三是浙江的經驗告訴我們,農村垃圾分類一定要切合實際,要簡便易行,浙江最成功的分類經驗就是分兩類,可爛和不可爛,可爛的就是可以堆肥的,保潔員搜集起來,放到幾個村合建的或者比較大的村單建的太陽房里,造價不高,實際上就是水泥墻,上面是玻璃,接受太陽光溫度升高,加上一定的菌,三個月就堆出很好的有機肥,運距也近,成本也低。浙江分類的經驗告訴我們,能夠減量70%的生活垃圾,成本大幅度下降,可以下降一半成本。這在現實中已經做到了,并不是理論上說的,除了浙江以外,四川等省的一些縣做得也不錯。
根據我上述講的城市和農村的自然區別,我們看到了農村能夠做好垃圾分類,甚至更快做好分類,因此去年我們下決心在全國農村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在全國范圍推廣浙江金華的經驗,并且在100個縣開展示范。農村垃圾分類減量,降低了對垃圾處理設施的負擔,可以大幅度減少地方政府垃圾治理的費用,各地積極性也很高。謝謝。
【新華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一是去年部里推出了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部里有沒有針對特色小鎮制定人居環境標準?二是剛才談到以市場為主體來建設特色小鎮,因為特色小鎮是新事物,容積率規劃等方面有沒有一些創新的機制?謝謝。
【趙暉】針對特色小鎮的規劃和標準有沒有,我們目前出臺了一個指導意見,對規劃和建設提出了原則性的要求。我們不認為特色小鎮的建設要制定非常硬性的標準。否則的話,就不是特色小鎮了。有些標準是需要的,提出一些底線要求,比如要求生活垃圾必須百分之百處理,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必須健全。今后我們會制定規劃建設指南,指南也是參考性的,供大家借鑒。特色小鎮建設的指導思想一定是發揮地方的主導性,中央給予方向性引導,因地制宜來發展。同時中央劃定底線,糾正錯誤,給予支持,給予鼓勵。
第二個問題,鎮的規劃,很專業,它一定不同于城市規劃,因為它的規模小,就跟大人臉和小孩臉一樣,比例關系是不一樣的,功能也不一樣,我們的環境要求、風貌要求、舒適度要求都不一樣。現在有一個問題,過去鎮的建設和規劃,大量照搬城市,所以一旦確定是重點鎮或者中心鎮、特色小鎮,往往照著理想中的現代化或者規模化搞建設,恰恰背離了小鎮的特色。從去年開始,我們部里對120多個鎮進行了徹底調查,目的就是要說清楚“小城鎮”是什么,說清楚小城鎮與城市不同在哪兒。現在正在匯總成果,接下來根據調查結果,抓緊制定指導小村鎮特色規劃標準和理念。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真正重新認識小城鎮是什么,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小城鎮特色的規劃理念和方法。這項工作是基礎性工作,需要一兩年時間來完成。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關于特色小鎮的問題,剛才提到如何避免一哄而上、圈地開發的原則,請您介紹一下有沒有具體的舉措,因為我們看到有些地方提出要用千億打造特色小鎮,可能和特色小鎮的初衷是相悖的,謝謝。
【趙暉】要客觀地看“一哄而上”的現象,我們對全國各個省特色小鎮建設情況做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省并沒有出現一哄而上的現象,很多省定的省級特色小鎮是幾十個,100個以下,有個別省稍微多一些,我們要逐省進行提醒,有一個省提出了200個。
我們認為,多和少怎么客觀判斷,不是說200個就錯了,30個就對了,還是要看發展規律,特色小鎮也好,重點鎮也好,一定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展起來的,這個規律不能違背。要有一定的區位條件、一定的資源條件,不可能想發展多少就發展多少。我們調查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叫做不可移動資源,比如風景,這個小鎮恰恰處在一個風景非常美麗的地區,原來很小、很破,但確定它為特色小鎮進行發展后,很快能起來,因為它的風景非常誘人,旅游、養老休閑、文化產業很快能發展起來。風景是不可移動的,比如上海、北京,再發達,風景是搬不過來的,只能在當地發展。還有一些酒廠生產的酒,像紹興酒,只能用當地的水,搬了就不是地道的紹興酒。話說回來,不可移動的資源就印證了特色小鎮發展一定是有客觀條件的,客觀條件非常重要。同時政府起什么作用?政府是起到啟動作用、助推作用。
接下來我們想對個別的、稍微多一些的省進行適當指導。目前來看,一哄而上的可能報道比較多,我們做了實實在在的調查,并不是很嚴重。另外我想強調,對特色小鎮的炒作,各種研討會,甚至以開發商為主的研討會比較多,或者企業出錢請名人來,實際是為某一個開發項目服務的。我們要加強輿論引導,推廣正面的建設經驗,堅決避免打著特色小鎮名義搞圈地開發。
【襲艷春】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兩位發布人,謝謝大家。